高中化学实践课堂——化学实验大题
   登录 注册 首页 题库检索 我的试卷夹 编辑板 试卷库 个人菜单 化学社区 实践课堂 退出
为了让大家尽快地熟悉题库所具有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智能化功能,关闭了右键的复制菜单,注册并登录后就可以恢复。

我的试卷夹 编辑板 试题检索 新建试卷 个人菜单 组卷帮助

化学实验大题
本卷共有试题:42
下载本试卷】【下载试卷答案】 【整份卷另存在我的试卷夹】【 整份卷放入试卷编辑板

题号 1
出处
湖北四地联考
题干 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牙膏、医药和化妆品等工业,化学式为4MgCO3·Mg(OH)2·5H2O,某碱式碳酸镁中含有SiO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I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纯度

(1)乙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         ,丁的作用是              
(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方案Ⅱ 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1g。
(4)下列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           

(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                     ;本实验至少需要称量      次。
(6)有同学认为方案Ⅱ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3 + SiO2MgSiO3 + CO2↑,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答案
(1)4MgCO3·Mg(OH)2·5H2O+ 5H2SO4= 5MgSO4+11 H2O + 4CO2↑ 
(2)debcb(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3)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出被完全吸收
(4)E  
(5)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  4
(6)错误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生成CO2和水蒸气的量

题号 2
出处
2017湖北四地联考
题干 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某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固体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下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接___;b接_____(填接口编号)。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让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有无水CaCl2的U形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步分离出NaHCO3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步中所加固体粉末化学式为         。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NH 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d;c 
(2)石灰石或大理石或块状CaCO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 
(3)B
(4)防止倒吸;吸收多余的NH3
(5)过滤      
(6)NaCl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固体大部分消失,在试管口内壁又有较多的固体凝结

题号 3
出处
2017全国Ⅲ卷
题干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 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 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 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样品中无Fe3+;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
(2)①干燥管  ②dabfce  ③;偏小;
(3)①c、a;产生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②2FeSO4Fe2O3+SO2↑+SO3

题号 4
出处
2017江苏高考
题干 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 71℃,密度为 1.36 g·cm-3。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 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浓H2 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 24 gNaBr。
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 
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 mL H2O、12 mL 5% Na2CO3溶液和12 mL 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溴丙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4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 5% Na2CO3溶液,振荡,____________,静置,分液。
答案
(1)蒸馏烧瓶     防止暴沸
(2)丙烯、正丙醚
(3)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
(4)减少HBr挥发
(5)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

题号 5
出处
2016天津高考
题干 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mg/L,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DO不能低于5mg/L。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测定某河水的DO。

1、测定原理:
碱性体积下,O2将Mn2+氧化为MnO(OH)2:①Mn2++O2+4OH=MnO(OH)2↓,
酸性条件下,MnO(OH)2将I-氧化为I2:②MnO(OH)2+I+H=Mn2++I2+H2O(未配平),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③2S2O32+I2=S4O62+2I
2、测定步骤
 a.安装装置,检验气密性,充N2排尽空气后,停止充N2
 b.向烧瓶中加入200ml水样
 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1mlMnSO4无氧溶液(过量)2ml碱性KI无氧溶液(过量),开启搅拌器,至反应①完全。
 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2ml硫酸无氧溶液至负②完全,溶液为中性或若酸性。
 e.从烧瓶中取出40.00ml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01000mol/L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
 f.……
 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溢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氧的简单操作为__________。
(2)在橡胶塞处加入水样及有关试剂应选择的仪器为__________。
   ①滴定管②注射器③量筒
(3)鉴别的作用是__________。
(4)配平反应②的方程式,其化学计量数依次为__________。
(5)步骤f为__________。
(6)步骤e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_________。若某次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4.50ml,水样的DO=__________mg/L(保留一位小数)。作为饮用水源,此次测得DO是否达标:__________(填是或否)
(7)步骤d中加入硫酸溶液反应后,若溶液pH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写出产生此误差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至少写出2个)__________。
答案
(1)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2)②
(3)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4)1,2,4,1,1,3
(5)重复步骤e的操作2-3次
(6)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部变色)   9.0   是
(7)2H+S2O32-=S↓+SO2↑+H2O;SO2+I2+2H2O=4H+SO42-+2I;4H+4I+O2=2I2+2H2O(任写其中2个)

题号 6
出处
2017泉州二检
题干 某小组对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1)某同学推测产物可能是CO和Na2CO3。按他的推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了探究产物,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CO+2[Ag(NH3)2]2+2OH=2Ag↓+2NH4+CO32+2NH3

实验步骤:
ⅰ.组装仪器;
ⅱ.检查气密性后,装入试剂;
ⅲ.打开A中的止水夹,先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夹紧止水夹;
ⅳ.点燃酒精灯;
ⅴ.待反应结束后,打开A中的止水夹,继续通入CO2
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仪器连接顺序为A→                →F。
③先通入CO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E装置的作用是          
④证明反应生成了CO的现象是      
(3)为检验固体产物的成分,该小组重复步骤ⅱ→ⅳ,分别取B中固体产物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的实验报告:
实 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试管1
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
无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不含Na
有黑色固体剩余
 
试管2
    固体产物含Na2CO3
试管3
                  ,再滴入几滴酚酞   
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固体产物含Na2O
答案
(1)2Na+2CO2   CO+Na2CO3
(2)①CaCO3+2H=CO2↑+Ca2++H2O
②C D B E
③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与钠反应
吸收未反应完的CO2
④F装置中有黑色固体生成     (有固体或出现浑浊即可得分)
(3)试管1:固体中含有C
试管2:加入足量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或溶于水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3:加入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

题号 7
出处
2017泉州一检
题干 二氯化二硫(S2Cl2)可作硫化剂、氯化剂。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沸点 137°C,在空气中剧烈水解而发烟。S2Cl2可通过硫与少量氯气在110~ 140°C反应制得,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
(1)选用以下装置制取少量S2Cl2(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①仪器m的名称为     
 ②装置连接顺序:A→                      
 ③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B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        
 ⑤D中的最佳试剂是       
  a.碱石灰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无水氯化钙
(2)S2Cl2遇水剧烈水解,生成SO2、HCl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①该固体是        
 ②甲同学为了验证两种气体产物,将水解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硝酸银与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该方案      可行(填“是”或“不”),原因是        
(3)乙同学按如下实验方案检验S2Cl2是否含有杂质:
 ①取1. 25g产品,在密闭容器中依次加入足量水、双氧水、Ba(NO3)2溶液,过滤;
 ②往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 2.87g。
则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此可知产品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SCl2杂质。
答案
(1)①冷凝管②C、B、E、D
③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④增大硫与氯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⑤b
(2)①S或硫
②不可行,SO2易被硝酸氧化生成SO,既难于检验SO2又干扰HCl的检验
(3)56.8%;含有

题号 8
出处
2021南京六校一检
题干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在低温和稀碱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lO和Cl,在 75℃以上和浓碱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lO3和Cl.研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取氯酸钾(KClO3),并测定其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待装置Ⅲ水温升至 75℃开始反应.
①装置Ⅰ的作用是制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取消装置Ⅱ,对本实验的影响是                                    
③实验结束,拆解装置Ⅰ前为了防止大量氯气逸出,可采取的措施是              
④从装置Ⅲ的试管中分离得到KClO3粗产品,其中混有的杂质是KClO和      
(2)已知碱性条件下,ClO有强氧化性,而ClO3氧化性很弱.设计实验证明:碱性条件下,H2O2能被ClO氧化,而不能被ClO3氧化                   
(3)为测定产品KClO3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 2.45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调至pH=10,滴加足量H2O2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煮沸溶液1~2分钟,冷却.
步骤3:加入过量KI溶液,再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ClO3+6I+6H+=Cl+3I2+3H2O)
步骤4:加入指示剂,用0.5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2S2O32+I2=S4O62+2I
①步骤2的目的是          .写出煮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样品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      .(KClO3式量:122.5)
答案
(1)①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杂质HCl气体消耗氢氧化钾,使KClO3产率降低
③将装置Ⅳ中的溶液从分液漏斗中注入圆底烧瓶
④KCl
(2)分别取少量NaClO和NaClO3溶液于试管AB中,均滴加少量NaOH溶液,再分别滴加H2O2溶液,A中有气泡产生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中无明显现象
(3)①除去ClO   2H2O22H2O+O2↑②83.3%

题号 9
出处
2016浙江高考
题干 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1,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 三颈瓶中装入 10 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mL液溴。
步骤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 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 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 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 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 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 3C2H5OC2H5MgBr 3C2H5OC2H5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干燥N2,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将装置B改为装置C(图2),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
(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  B.洗涤晶体可选用 0℃的苯
C.加热至 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苯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醇和可能残留的溴
(5)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 Y4-====Mg Y2-
①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②测定前,先称取 0.2500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用0.050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6.50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答案
(1)干燥管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的MgO阻碍Mg和Br2的反应
(2)会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
(3)镁屑
(4)BD
(5)①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
②97.5%

题号 10
出处
2016北京高考
题干 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接近100%
<50%
24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 Fe2+直接还原NO3
Ⅱ. 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

pH =4.5(其他条件相同)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约10%
约3%
1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
(1)①铁②NO3+8e-+10H+=NH4+3H2O,
(2)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
(3)①本实验条件下,Fe2+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
②Fe2++2FeO(OH)=Fe3O4+2H+,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O4,利于电子转移
(4)初始pH低时,产生的Fe2+充足;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不足

题号 11
出处
2016北京高考
题干 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2 mL
0.2 mol·L−1Na2SO3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1CuSO4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0.1 mol·L−1Al2(SO43溶液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呗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2Ag+SO32—=Ag2SO3↓。 
(2)①有红色固体生成;②a. 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转化为SO42—。 
(3)①Al3+、OH。 
②a.
b.V1明显大于V2。 
(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题号 12
出处
2016泉州二检
题干 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易分解,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与HCl,常用作脱水剂。
(1)SOCl2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         
②搅拌的作用是            ,适合A的加热方式是           ,冷凝管的进水口是      。(填“a”或“b”)
③一段时间后,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中新增的阴离子可能有       
④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xH2O是否完全脱水,称取蒸干后的固体a g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g,若b/a=   (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证明ZnCl2·xH2O已完全脱水。
⑤乙同学认为直接将ZnCl2·xH2O置于坩埚中加热即可得到无水ZnCl2,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3)若用SOCl2作FeCl3·6H2O的脱水剂,设计实验证明脱水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入过量SOCl2,振荡;                                                                   
答案
(1)SOCl2+H2O=SO2↑+2HCl↑(HCl后可不标↑,若写先反应生成H2SO3,再分解也得分)
(2)①D、E、F、C
②增大接触面积,加快脱水速率;水浴加热;b
③品红溶液褪色;SO32-、Cl-、HSO3-      (说明:写出“SO32-、Cl-”或“SO32-、HSO3-”)
④2.1
⑤不可行,因为ZnCl2加热时水解
(3)方法一: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法二: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法三: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3[Fe(CN)6]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题号 13
出处
2016江苏高考
题干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方法。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 40℃左右,向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当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在 20℃静置结晶,生成Na2S2O5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SO3===Na2S2O5+H2O
(1)S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Y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析出固体的反应液经减压抽滤,洗涤, 25℃ -30℃干燥,可获得Na2S2O5固体。
①组成减压抽滤装置的主要仪器是布氏漏斗、________________和抽气泵。
②依次用饱和SO2水溶液、无水乙醇洗涤Na2S2O5固体,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制得的Na2S2O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2SO3和Na2SO4,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1)2SO2+CO32+ H2O=2HSO3+ CO2
(2)防止倒吸
(3)①吸滤瓶
②减少Na2S2O5在水中的溶解
(4)在制备过程中Na2S2O5分解生成Na2SO3,Na2S2O5被氧化生成Na2SO4

题号 14
出处
2016全国Ⅲ卷
题干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3滤液 白色晶体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答案
(一)(1)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过滤分离)
(2)ade(3分)
(二)(3)酸除去溶液中的CO2
(4)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
(5)去除结晶表面水分
(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纯度较低

题号 15
出处
2016福州质检
题干 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模拟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②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SiHCl3+H2
  沸点/℃
SiHCl3
33.0
SiCl4
57.6
HCl
-84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可能用到的信息如下: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步骤②中粗硅与HCl反应时会生成少量SiCl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依据上表所示沸点差异提纯SiHCl3。该提纯方法为    
(2)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A          B           C            D         E
  ①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装置D中g管的作用是                        
  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中的烧瓶加热的目的是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操作时应先打开装置         (C或D)中分液漏斗的旋塞,理由是:         
(3)请设计实验证明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产品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   
答案
(1)蒸馏  (“分馏”也给分)
(2)①DBCAE; 
平衡压强;  (“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也给分)
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②SiHCl3+H2Si+3HCl  
③D 
因为SiHCl3容易在空气自燃,实验中还要注意先通一段时间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显红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等合理答案) 

题号 16
出处
2016福建质检
题干 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 430℃,沸点为 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s) + 3HCl(aq)⇌H3CuCl4(aq)。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
2Cu2+ + SO2 + 8Cl + 2H2O == 2CuCl43− + SO42− + 4H+
CuCl43−(aq)⇌CuCl(s) + 3Cl(aq)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晶体。

操作ⅱ的主要目的是       ;操作ⅳ中宜选用的试剂是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晶体的方法是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              
(2)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已知:i.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ii.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② 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①吸收SO2尾气
②促进CuCl固体析出、防止CuCl被氧化
水、稀盐酸、乙醇
③避光、密封
④将固体溶于浓盐酸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大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2)①NaOH溶液(或“KOH溶液”“Ba(OH)2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
CuCl的盐酸溶液
②2S2O42+3O2+4OH== 4SO42+2H2O

题号 17
出处
2015海淀一模
题干 已知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1。
实验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取2 mL 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1滴约为0.05 mL,下同)。
ⅰ.溶液呈棕黄色。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
ⅱ.溶液不显红色。
①写出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          
③甲同学认为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c(Fe3+)太低,故改进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2。
实验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取2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
ⅰ.溶液呈棕黄色。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
ⅱ.溶液显红色。
ⅲ.继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
ⅲ.液体分层,上层红色消失,变为棕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本实验改用0.1 mol·L-1 KI溶液的目的是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2中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          
(2)甲同学认为“用CCl4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I2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3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 I3。于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①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
实验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取1 mL实验2中棕黄色的上层清液,再加入2 mL CCl4,振荡、静置。
ⅰ.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ⅱ.取1 mL饱和碘水,加入2 mLCCl4,振荡、静置。
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实验3的结论是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选用实验2中的试剂,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I2+I I3的存在。
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2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1中加入1 mL水,振荡、静置;向试管2中          
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答案
(1)①2Fe3+ + 2I-  2Fe2++I2(不写“”扣条件分)
检验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Fe3+
提高平衡时溶液中的c(Fe3+)   [降低c(I-)不得分]
平衡1:2Fe3+ + 2I-  2Fe2++I2   平衡2:Fe3+ + 3SCN-  Fe(SCN)3

加入CCl4后,I2被CCl4萃取,平衡1正向移动,或c(Fe3+)降低
平衡2逆向移动,或c[Fe(SCN)3]降低,所以红色消失
(2)①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②加入1 mL(1分)0.1mol·L-1KI溶液,振荡、静置 
试管1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试管2中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或紫红色变浅)

题号 18
出处
2015年周口质检
题干 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的氧系漂白剂。某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实验步骤:取3.5 g Na2CO3溶于10mL H2O,加入0.1 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mL 30%H2O2在15 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

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 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 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32.70mL。
 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cV/m)×100%[c-KMnO4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5)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产品纯度的测定
(8)为了测定产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几种方案,涉及不同的反应原理。
方案一 将试样与MnO2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滴加水,测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而进行计算。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起冷凝回流的作用;
(2)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
(3)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便于析出晶体;
(4)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5)溶液由无色呈紫色且30s内不褪色;
(6)13.08%;
(8)将试样与足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等)溶液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或试样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经除杂干燥后,测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行计算

题号 19
出处
未知
题干 硼位于Ⅲa族,三卤化硼是物质结构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三氯化硼(BCl3)可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也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①BCl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②2B+6HCl=2BCl3↑+3H2↑;③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利用氯气和单质硼反应制备三氯化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高锰酸钾固体粉末与浓盐酸发生的反应可替代A装置中的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两个反应的产物中锰的价态相同。写出高锰酸钾固体粉末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拆去B装置,可能的后果是                          
(3)实验中可以用一个盛装             (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F和G装置,使实验更简便。
(4)三氯化硼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H3BO3)和白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了顺利完成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②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③同时点燃A、D处酒精灯
(6)请你补充完整下面的简易实验,以验证制得的产品中是否含有硼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浓        (填化学式)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有硼粉;若无气泡产生,则样品中无硼粉。
答案
(1)2MnO4-+10Cl-+16H+=2Mn2++8H2O+5Cl2↑;
(2)冷却和收集三氯化硼;硼粉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氢气,加热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
(3)碱石灰;(4)BCl3+3H2O=H3BO3+3HCl↑;(5)①;(6)NaOH

题号 20
出处
未知
题干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 过程Ⅰ的目的是                     
(2)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化学式为            
(3)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过程Ⅳ中检验其中Fe3+ 和Fe2+的试剂分别为             
   确定有Fe3+ 和Fe2+现象分别是                      
(5) 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来源:学科网]

     有Fe3+无Fe2+
            有Fe2+
答案
(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2)NaOH溶液
(3)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4)硫氰化钾  铁氰化钾 溶液变红  出现蓝色沉淀
(5)向D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6)乙、丙

题号 21
出处
2015四川高考
题干 (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 (NH4)2SO4在 260℃和 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 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盛装0.2000mol/L NaOH溶液       b.用0.2000mol/L NaOH溶液润洗[来
 c.读数、记录        d.查漏、清洗          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 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4)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
(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6)(NH4)2SO4在 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圆底烧瓶 (2)dbaec (3)0.03   
(4)取少量装置D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
(5)NH3或氨气   (6)3(NH4)2SO44NH3↑+ N2↑+3SO2↑+ 6H2O↑

题号 22
出处
2015浙江高考
题干 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 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 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答案
(1)坩埚    500mL容量瓶   
(2)①    ②20.00mL     0.635%       
(3)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②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AB   ④过滤    
(4)主要由于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

题号 23
出处
2015安徽高考
题干 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突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
(1)验证假设一
该小组涉及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假设一成立
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入下图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3)验证假设二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答案
(1)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2)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3SO2+2NO3+2H2O=3SO42+4H++2NO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作为参考实验
  假设二成立
实验3: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未经脱O2处理的25mL0.1mol/L的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4)小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明,足量的O2和NO3分别氧化相同的H2SO3,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前者多余后者

题号 24
出处
2015广东高考
题干 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       

(2)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        ,原因是           ,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3)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制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
  ①实验目的:探究       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
1
100
       
2
100
       
  ③按实验序号I所拟数据进行实验,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Y,则NH4Cl水解反应得平衡转化率为      (只列出算式,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答案
(1)A、C、G。
(2)①产生白烟;打开旋塞1,氯化氢与氨气混合反应生成了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②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B瓶中,形成红色溶液。
(3)①温度(或浓度)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pH
……
1
100
m
T1
Y
 
2
100
m
T2
Z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pH
……
1
100
m
T
Y
 
2
100
m2
T
Z
 
③(10-Y×5.35)/m

题号 25
出处
2015江苏高考卷
题干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 0℃~ 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1)装置A中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将制备的Cl2通过装置B可除去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l2和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 0℃~ 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3)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                       
(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1KOH溶液中,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饱和KOH溶液,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答案
(1)2MnO4+ 16H+ +10Cl===2Mn2+ +5Cl2↑+ 8H2O      HCl
(2)缓慢滴加盐酸、装置C加冰水浴
(3)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饱和溶液中
(4)用砂芯漏斗过滤,将过滤液至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饱和溶液,搅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题号 26
出处
2015海南高考
题干 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2)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A用来制取                。尾气的成分是        。若仍用D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               
(3)若操作不当,制得的FeCl2会含有少量FeCl3,检验FeCl3常用的试剂是       。欲制得纯净的FeCl2,在实验操作中应先            ,再           
答案
(1)MnO2 + 4HCl(浓)MnCl2 + Cl2↑+ 2H2O,浓硫酸。
(2)HCl;HCl和H2;发生倒吸、可燃性气体H2不能被吸收。
(3)KSCN溶液;点燃A处的酒精灯,点燃C处的酒精灯。

题号 27
出处
2015上海高考
题干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①在NH4Cl溶液中加入Ca(OH)2
 ②不断搅拌的同时加入30% H2O2,反应生成CaO2·8H2O沉淀;
 ③经过陈化、过滤,水洗得到CaO2·8H2O,再脱水干燥得到CaO2
完成下列填空
(1)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工业上常采用Ca(OH)2过量而不是H2O2过量的方式来生产,这是因为                   
(3)检验CaO2·8H2O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4)CaO2·8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气,
目的是                              
(5)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下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若所取产品质量是mg,测得气体体积为V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                  
答案
(1)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
CaCl2+ H2O2+2NH3+ 8H2OCaO2·8H2O↓+2NH4Cl
(2)NH4Cl;Ca(OH)2价格低
(3)取洗涤液少许,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合理即给分)
(4)抑制过氧化钙分解
防止过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合理即给分)
(5);样品质量、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合理即给分)

题号 28
出处
全国新课程II卷
题干 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 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
(1)2:1  (2)①NH4Cl+2HCl3H2↑+NCl3   ②Cl、OH—   ③c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题号 29
出处
2015北京高考
题干 为探讨化学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 +2I2Fe2++I 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 iii是ii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ii中                           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ⅰ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 (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满加0.0lmol/L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的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 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 >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结论是              
答案
(1)平衡状态    (2)溶液稀释,c(Fe2+)降低
(3)i中Ag+消耗I:Ag+(aq)+I(aq)AgI(s) ,I浓度下降,使平衡2Fe3+ + 2I2Fe2+ +I2逆向移动;ⅱ中增大Fe2+浓度,同样平衡2Fe3+ + 2I2Fe2+ +I2逆向移动。
(4)①正 ②左侧溶液颜色褪色,有黄色沉淀生成,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5)①c(Fe2+)升高,导致Fe2+的还原性强于I
②当指针归零后,不向左管滴加AgNO3溶液,而是向右管加入1mL1mol•L1FeSO4溶液。
(6)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与浓度有关,提高某种还原剂浓度可增强其还原性。

题号 30
出处
2015福建高考
题干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    (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1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右图装置,加热15.0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                         
(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资料:
  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12等物质还原成C1-
答案
(1)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
(2)能
(3)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
 ③ClO3-+6I-+6H+=Cl-+3I2 +3H2O
(4)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
(或其他合理答案)
(5)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人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题号 31
出处
2015泉州二检
题干 某化学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有白雾产生,最终发现铜表面变黑,并有细小黑色颗粒物生成;试管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                                
(2)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结束后,为检验A中有CuSO4生成,实验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并使A中溶液冷却到室温,           
(4)关于试管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硫酸分解生成了SO3
  B.硫酸在温度高时挥发
  C.SO2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3
(5)为证明黑色物质含有硫元素,取出表面变黑的铜片洗涤,加入足量浓硝酸溶解固体,还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6)若反应结束时 3.2g铜丝完全溶解,用NaOH溶液滴定测定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将残余液稀释至1000mL,所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将使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无影响”)。
(已知:酚酞变色范围pH=8.0~10.0,Ksp[Cu(OH)2]=5.0×10-20
答案
(1)品红溶液褪色
(2)Cu + 2H2SO4(浓)CuSO4+ SO2↑+ 2H2O
(3)将A中溶液缓慢地加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溶液呈蓝色
(4)C
(5)BaCl2溶液
(6)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偏高

题号 32
出处
2015龙岩质检
题干 某兴趣小组依据CO2+2Mg=2MgO+C,推测Mg与SO2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反应后,剩余固体M可能含有MgO、S、MgS、Mg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验证推测,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Ⅰ 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1)实验前需除去镁条表面氧化膜。用简易的物理方法除氧化膜的操作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提出1项改进建议            
(4)实验时,先通入SO2直到    现象出现后,再点燃酒精灯;此操作目的是      
实验Ⅱ 确定固体M的成分。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将分液漏斗中稀硫酸(足量)加入到烧瓶中,完全反应后,实验现象如下:

装置
A
B
C
量气管
现象
有残留
固体
产生白色ZnS沉淀
溴水
未褪色
进入气体
v mL(标况)

(5)实验时,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固体M中金属镁的质量为      g;实验前装置内有空气,对金属镁质量的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7)依以上实验,可确定固体M的成分有     种(填数字)。
答案
(1)用砂纸打磨  
(2)Na2SO3 + H2SO4 = Na2SO4 + SO2↑+ H2O
(3)硬质玻璃管与烧杯间添加一个安全瓶(尾气吸收时应防倒吸)
(4)品红溶液褪色    除去装置内的空气
(5)H2S + Zn(CH3COO)2 = ZnS↓+ 2CH3COOH
(6)24V×10-3/22.4无影响      
(7)4

题号 33
出处
2015福建质检
题干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电解食盐水的探究实验,电解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1)简述配制饱和食盐水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二:电解不饱和食盐水及产物分析。
相同条件下,电解1mol·L-1 NaCl溶液并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在X处收集到V1mL气体,同时,在Y处收集到V2mL气体,停止电解。结果发现V2<V1,且与电解饱和食盐水相比,Y处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明显较浅。经讨论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ⅰ.有部分Cl2溶于NaCl溶液中;ⅱ.有O2生成。
(3)设计实验证明有部分Cl22溶于NaCl溶液中。实验方案为                  
(4)证明有O2生成并测定O2的体积。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注射器缓缓地将在Y处收集到V2mL气体全部推入装置A(盛有足量试剂)中,最终,量气管中收集到V3mL气体(设V1V2V3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①装置A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石墨电极上有O2生成。
③实验中是否需要预先除尽装置中的空气?______(填“是”或“否”)。
(5)实验二中,在石墨电极上生成的Cl2的总体积为           mL(用代数式表示)。
实验反思:
(6)由以上实验推知,欲通过电解食盐水持续的获得较纯净的氯气,电解时应控制的条件:①           ;②_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证明该推论,还需进行电解不同浓度食盐水的平行实验。
答案
(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边搅拌边加入食盐固体,直到固体不再继续溶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2)2Cl-+2H2OCl2 + H2↑+ 2OH-
(3)取少量石墨电极附近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4)①除去Cl2
②量气管右侧液面上升(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否
(5)v1-2 v3
(6)①使用饱和食盐水
②维持食盐水浓度在较高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题号 34
出处
2015海淀期末
题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1)该小组同学预测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然后开始实验。
步骤①
配制1 mol·L-1 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测其pH约为1,取少量装入试管B中,加热A。
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写出装置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                  
(2)当SO2通入到FeCl3溶液至饱和时,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查阅资料】Fe(HSO3)2+离子为红棕色,它可以将Fe3+还原为Fe2+。生成Fe(HSO3)2+离子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3)2+离子的原因:                  
写出溶液中Fe(HSO3)2+离子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步骤③的实验。
步骤②
往5mL1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3 min,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③
往5mL重新配制的1mol·L-1 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几分钟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步骤②和步骤③所得溶液中的Fe2+,其现象为                  
(4)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I.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离子;
II.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III.                  
答案
(1)Fe3++ 3H2OFe(OH)3+ 3H+
Cu + 2H2SO4(浓)CuSO4 + SO2↑+2H2O
(2)H2O + SO2H2SO3H2SO3 H++HSO3
Fe3+ + HSO3Fe(HSO3)2+
Fe3+ + H2O + Fe(HSO3)2+=== 2Fe2+ + SO42+ 3H+
(3)生成蓝色沉淀
(4)加热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会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题号 35
出处
2015宁德单科质检
题干 果汁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亚硫酸及其盐类,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及抗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文献后,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某果汁样品中SO2残留量。

实验步骤:
(ⅰ)在烧瓶中加入50.00 mL果汁样品与3mL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10 min。
(ⅱ)移出锥形瓶,迅速滴入2~3滴酚酞试液,用0.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
回答问题:
(1)实验室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容量瓶         B.胶头滴管        C.烧瓶       D.玻璃棒
(2)将50. 00 mL果汁样品与3mL浓硫酸混合的操作是               
(3)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步骤(ⅱ)消耗NaOH标准溶液25. 00 mL,则果汁样品中SO2残留量是    g/L。
(5)若改用0.5%的碘水10 mL作吸收液,实验中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         
    A.V= 25 mL              B.25 mL<V<50 mL          C.V>50 mL       
答案
(1)C       
(2)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果汁样品中,并不断搅拌。
(3)SO2+H2O2=SO42+ 2H     
(4)0.16   
(5)C

题号 36
出处
2015福州质检
题干 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的催化剂,氯化铝 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发热并产生白色烟雾。氯化铝还易溶于乙醇、氯仿和四氯化碳。
实验室可用反应2Al+ 6HCl(g)   2A1Cl3 + 3H2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
   ①点燃A处酒精灯 ②点燃C处酒精灯 ③滴加A处浓硫酸
(3)D中干燥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                                   
(4)下列有关A1Cl3的说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A1Cl3水溶液能导电 ②熔融态A1Cl3能导电 ③镁条能置换出A1Cl3溶液中的A1
(5)实验室也可通过反应2Al+ 3Cl2(g)   2A1Cl3制备无水氯化铝,此法若还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在A烧瓶中增用MnO2固体之外,还必须对实验装置进行的改动是                             ,否则                 
(6)指出该实验装置可能存在的一种安全隐患:               
答案
(1)NaCl + H2SO4(浓) =NaHSO4 + HCl↑(条件“△”亦可)
或2NaCl + H2SO4(浓) =Na2SO4 + 2HCl↑(条件“△”亦可)
(2)③①②
(3)吸收过量的HCl气体,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烧瓶。
(4)①
(5)AB之间增加一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l2中混有的HCl与Al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6)D中干燥管排出的H2与空气混合后遇酒精灯火焰发生爆炸
    或“D中A1Cl3蒸气遇冷固化堵塞气体通路”或其它合理答案。

题号 37
出处
2015西城期末
题干 某中药主要含二硫化亚铁(FeS2),某学习小组欲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其铁、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1)装置中,A为高温灼烧装置,B为气体吸收装置,C为检测尾气中是否含有SO2的传感器。取mg该中药样品于装置A中,经充分反应,使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2和SO3,在B中得到白色沉淀,传感器(装置C)未检测到SO2


①装置B中的H2O2反应时表现出了      性。
②欲计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需测量的数据是     
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为测定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继续实验。
  a.将A装置中的剩余固体用足量盐酸酸浸,有少量H2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黄色滤液;
  b.向滤液中滴加TiCl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TiCl3被氧化为TiO2+
  c.用滴定法测定Fe2+的量,消耗vmL nmol/LK2Cr2O7溶液。
①a中滤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②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c中K2Cr2O7被还原为Cr3+,样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的数学表示式是     
答案
(1)①氧化性 ②B中沉淀的质量
③2HSO3-+2H++2e-=S2O42-+2H2O
(2)①Fe3+、Fe2+
②Fe3+ +Ti3+ +H2O=Fe2++TiO2+ +2H+


题号 38
出处
2015龙岩质检
题干 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按右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 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 38℃时析出NaClO2,高于 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用50%双氧水配制30%的H2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2)装置C的作用是                            
(3)装置B内生成的ClO2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NaClO2,生成Na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5)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D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请补充完整操作iii。
  i. 55℃蒸发结晶;    ii.趁热过滤;    iii.      ;  iv.低于 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6)上述实验制得的NaClO2晶体中含少量Na2SO4。产生Na2SO4最可能的原因是     
  a. B中有SO2气体产生,并有部分进入D装置内
  b.B中浓硫酸挥发进入D中与NaOH中和
  c. B中的硫酸钠进入到D装置内
(7)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 4I+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
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①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量筒
(2)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或安全瓶)
(3)2ClO2 +2NaOH+H2O2=2NaClO2+O2+2H2O
(4)NaClO3和NaCl
(5)用 45℃左右的热水洗涤3遍(热水温度高于38℃,低于60℃)
(6)a
(7)①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②c•V•10-3

题号 39
出处
2015泉州单科质检
题干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
NaNO2有毒,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肉类在放置过程中,NaNO3逐渐转化为NaNO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1)NaNO2与食盐的外观相似,易被当成食盐误用,分析以下两种鉴别方法:
  ①能否各取少许固体用舌头品尝?____________。
  ②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NaNO2具有_________性。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2)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 O
  ①写出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作为装置II中的试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装置III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溶液中NaNO2的含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活动四: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的变化
(4)分别从 1000g刚煮熟的肉和 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3与NaNO2后,配成溶液,再分别用0.00500mol/L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滴定,刚煮熟的肉消耗12.00mL,隔夜肉消耗16.00mL,(已知:2MnO4+5 NO2+6H+一2 Mn2++5NO3+3 H2 O)
  ①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kg。
活动五:综合其它实验和查阅资料获知,熟肉在细菌等作用下,NaNO3部分转化为NaNO2但只要保存得当,隔夜仍可食用。
答案
(1)①不能 ②氧化 
(2)①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②不能(1分)      NO2与水反应生成NO,会污染空气
③先打开a,再关闭b     
(3)减小2NaNO2 + O2 = 2NaNO3
(4)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变红,且在30秒内不褪色。
 13.8  

题号 40
出处
2015莆田质检
题干 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主要过程:

(1)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为:HCOOH(甲酸) CO↑ +H2O。已知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制取一氧化碳时应该               (填字母)。
 a.将甲酸滴入浓硫酸     b.将浓硫酸滴入甲酸    c.将甲酸与浓硫酸混合后加入
(2)请按合适的顺序连接好以下装置:甲→(    )→(    )→(    )
(3)丙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4)实验将近完成时,熄灭装置甲、乙、丁中酒精灯的先后顺序为          
(5)为了探究影响反应产物的外界因素,在Fe2O3,与CO反应部位,该小组同学分别用
 酒精灯和酒精喷灯进行了两次实验,结果如下:
加热方式
通CO加热
时间/min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时间/min
产物颜色
产物能否全部
被磁铁吸引
酒精灯
30
5
黑色

酒精喷灯
30
1
黑色

①甲同学猜想黑色产物中可能含有碳单质。乙同学排除了该可能,他提出的两种理由是:                          
②丙同学查找资料发现,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对黑色产物成分提出以下三种假设:i.全部为铁;ii.         ;iii.           
③通过进一步定量实验,黑色产物所含元素组成和质量分数如下:
样品序号
加热方式
元素组成和质量分数
产物样品I
酒精灯
w(Fe)=74.4%、w(O)=25.6%
产物样品II
酒精喷灯
w(Fe)=100%
 样品I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                      
答案
(1)a;(2)丙丁乙;(3)除去一氧化碳中的甲酸和水蒸气;(4)丁甲乙
(5)①碳单质不会被磁铁吸引,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不可能生成碳单质等
②全部为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和铁的混合物
③Fe3O4:92.8%;Fe:7.20%

题号 41
出处
2015泉州一检
题干 亚氯酸钠(NaClO2 )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和强氧化剂。某兴趣小组以NaClO3制取ClO2气体,再由ClO2制得NaClO2,实验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固体配制约20%的NaOH溶液100mL,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实验须使NaClO3稍微过量,目的是            
(3)为使ClO2气体能被均匀、充分吸收,操作时应注意             
(4)NaOH吸收ClO2尾气,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两种阴离子,一种为ClO2,则另一种为         
(5)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证明NaClO2具有氧化性的方法是:将B中溶液加热除去H2O2,加入         (填序号,下同)酸化,再加入          检验。
  ①稀HNO3 ②稀H2SO4 ③K2SO3溶液 ④BaCl2溶液 ⑤FeCl2溶液 ⑥KSCN溶液
(7)预计NaClO3转化为NaClO2的转化率为80%,若要制得28.9 g NaClO2·3H2O(式量:144.5), 至少需           g NaClO3(式量:106.5)。
答案
(1)量筒、天平
(2)使Na2SO3完全反应,避免产生SO2气体
(3)控制硫酸的滴入速度
(4)ClO3
(5)H2O2+2OH+2ClO2=2ClO2+O2+2 H2O
(6)②
⑤⑥
 (7)26.6

题号 42
出处
2014上海高考
题干 在精制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备小苏打(NaHCO3),并提取氯化铵作为肥料或进一步提纯为工业氯化铵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上述制备小苏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出小苏打后,母液提取氯化铵有两种方法:
  ①通入氨,冷却、加食盐,过滤
  ②不通氨,冷却、加食盐,过滤
 对两种方法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①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       b.②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
  c.①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d.②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3)提取的NH4Cl中含有少量Fe2、SO42。将产品溶解,加入H2O2,加热至沸,再加入B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得到工业氯化铵。
  加热至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取1.840 g小苏打样品(含少量NaCl),配置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用0.1000 mol/L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1.50 mL。
  实验中所需要的定量仪器除滴定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甲基橙而不选酚酞作为指示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5)将一定质量小苏打样品(含少量NaCl)溶于足量盐酸,蒸干后称量固体质量,也可测定小苏打的含量。若蒸发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答案
(1)NH4HCO3+NaCl→NaHCO3↓+NH4Cl  
(2)ad   
(3)使Fe3+完全水解为Fe(OH)3;Fe(OH)3   BaSO4
(4)电子天平  250mL容量瓶   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不能确定滴定终点;0.982
(5)偏高

v福建省实践教学工作室 蔡实践 设计制作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