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践课堂——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参考试卷
   登录 注册 首页 题库检索 我的试卷夹 编辑板 试卷库 个人菜单 化学社区 实践课堂 退出
为了让大家尽快地熟悉题库所具有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智能化功能,关闭了右键的复制菜单,注册并登录后就可以恢复。

我的试卷夹 编辑板 试题检索 新建试卷 个人菜单 组卷帮助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参考试卷
本卷共有试题:10
下载本试卷】【下载试卷答案】 【整份卷另存在我的试卷夹】【 整份卷放入试卷编辑板

题号 1
出处
未知
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答案
B

题号 2
出处
未知
题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答案
B

题号 3
出处
未知
题干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答案
C

题号 4
出处
未知
题干 已知电极上每通过96 500 C的电量就会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
 B.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
 C.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若没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
D

题号 5
出处
未知
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
 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
 C.肌醇 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
 D.1.0 mol的 最多能与含5.0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答案
D

题号 6
出处
2013漳州适应训练
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 kJ·mol-1,则H2O(g)H2O(l) 的ΔH = 40.69 kJ·mol-1
 B.已知MgCO3Ksp = 6.82 × 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 = c(CO32-),且c(Mg2+) · c(CO32-) = 6.82 × 10-6
 C.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 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的ΔH为-384 kJ·mol-1
 D.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溶液的pH减小
答案
D

题号 7
出处
未知
题干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 2Fe(OH)3 + 2KI;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答案
A

题号 8
出处
未知
题干 大气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sp(Ag2SO4) = 1.20×1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    
答案
(1)SO42、NO3、NH4+  ;SO32、NO2 ;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
NO3不能共存。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6I + 2NO3 + 8H+ = 3I2 + 2NO↑+ 4H2O                                                      
(3)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4)2NO+O2= 2NO2  NO2+SO2 = SO3 + NO  ;催化剂

题号 9
出处
未知
题干 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2(t-BuNO) 。
(1)当(t-BuNO)2的起始浓度(c0)为0.50 mol·L1时,实验测得20℃时的平衡转化率(α)是65 %。列式计算2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一定温度下,随着(t-BuNO)2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已知20℃时该反应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1.9,若将反应溶剂正庚烷改成CCl4,并保持(t-BuNO)2起始浓度相同,则它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正庚烷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3)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 50.5 kJ·mol1,活化能Ea =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4)该反应的ΔS     0(填“>”、“<”或“=”)。在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5)随着该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即比色分析),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于比色分析的仪器    是    
         A.pH计     B.元素分析仪     C.分光光度计     D.原子吸收光谱仪
(6)通过比色分析得到30℃时(t-Bu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答案
(1)
(2)减小   小于
(3)D
(4)> 较高
(5)C
(6)


题号 10
出处
未知
题干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主反应:2Na2CO3 (aq) + 3H2O2 (aq)  2Na2CO3·3H2O2 (s)  ΔH < 0
副反应:2H2O2 = 2H2O + O2
滴定反应:6KMnO4 + 5(2Na2CO3·3H2O2) +19H2SO4  =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 10CO2 ↑ + 15O2↑ + 34H2O
50 °C时   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              
(3)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或无水乙醇,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    
(4)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    
(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的有    
  A.Fe2O3   B.CuO    C.Na2SiO3   D.MgSO4
(6)准确称取0.2000 g 过碳酸钠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50 mL 蒸馏水溶解,再加50 mL 2.0 mol·L1 H2SO4,用2.000×102 mol·L1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平衡压强
(2)冷水浴  磁力搅拌  缓慢滴加H2O2溶液
(3)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4)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5)AB 
(6)25.50 % (或0.2550 )

v福建省实践教学工作室 蔡实践 设计制作 v